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母胎医学研究团队发现“多功能纳米颗粒缓解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防治宫内生长受限”新技术

发布时间:2022-12-06来源: 母胎医学实验室 科研处 阅读量:[]

近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母胎医学实验室主任/妇女儿童医院漆洪波教授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张建祥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ly integrating nanoparticles alleviat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regnancy and rescu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自组装的方法构建了多功能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通过主动靶向到达血栓局部,减轻局部活性氧,改善炎症微环境达到治疗妊娠期血栓的目的。并且,该纳米药物不能透过胎盘屏障从而保障了母体和胎儿的安全。该研究是世界首次探究纳米药物对妊娠期深静脉血栓(VTE)及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防治效果,将有助于相关妊娠重大疾病的临床防治策略研究。

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对母亲和胎儿来说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可导致肺栓塞、复发性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和胎盘早剥,特别是DVT引起的肺栓塞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妇女妊娠期尤其是妊娠中晚期,血液高凝,血流回流受阻,活动减少,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迄今为止,尚无对怀孕动物的抗血栓纳米疗法,以证明其治疗优势和安全性。同时,一些纳米药物由于胎盘透过性,导致小鼠后代出现相关并发症和神经毒性。因此,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亟待开发。

鉴于炎症和氧化应激在血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漆洪波/张建祥教授团队巧妙设计了具有抗血栓、抗炎、抗氧化和内皮保护活性作用的纳米粒用于治疗DVT。首先,通过与Tempol和亚油酸(LA)耦联,设计了源自于低分子肝素(LMWH)的多功能两亲体。Tempol作为抗氧化成分发挥作用,而LA作为一种抗炎剂,临床证实其妊娠期应用安全。工程化的两亲性结合物可组装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其在患有诱导性DVT的妊娠大鼠中显示出理想的抗血栓作用,并有效缓解了DVT引起的胎儿生长受限(FGR)。通过用纤维蛋白靶向肽修饰,这种多功能纳米疗法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被动和主动靶向纳米疗法在怀孕大鼠中都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

多功能纳米药物防治妊娠期深静脉血栓示意图

附属第一医院母胎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成娟助理研究员和产科在读博士研究生张思祺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陆军军医大学张建祥教授、附属第一医院母胎实验室主任/妇女儿童医院漆洪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重点专项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4878-2

母胎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于2018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重大妊娠疾病分子病理研究、胎儿宫内编程与表现遗传研究、新型纳米药物靶向治疗重大妊娠疾病研究。该实验室是我校教育部生殖发育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母胎医学创新引智基地”(国际111计划)、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分中心的重要支撑。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Nature、Cell、Lancet、JAMA子刊等期刊发表200多篇SCI论文,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多项资助。实验室研究成果于2020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实验室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名,是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母胎医学研究团队。

(编辑:蔡雨齐 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