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医院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要闻  >  正文

定格!冲锋在疫情战场的最美身影

发布时间:2020-02-13阅读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gFhmmLQqq-PH76LuUnk6g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医护人员自觉放弃春节期间阖家团圆的时光,以号为令,奔赴抗疫一线,他们置身于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目镜与口罩之下,夜以继日护理照料着病患……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忙碌身影,他们竭尽所能的奉献付出与支援,这些令人动容的瞬间足以定格成最美的风景。

夜 23:00—李雪

夜凉如水,忙了一天的人们已经安睡,但医院急诊大厅依然灯火通明。入党积极分子、急诊科护理工作临时负责人李雪,一天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

她去查看了急诊门外预检分诊情况后,又匆匆换上防护服进入了隔离观察病房,全副武装的她只有眼睛露在外面,没能遮住她明显的黑眼圈。除了为患者送去生活所需,她又叮嘱了正在值夜班的护士们需要注意的工作事项……

“隔离病房中患者没有陪护,护士的工作非常繁琐,既要完成医嘱,也要完成不少患者的生活琐事。”李雪说,如何保证疑似患者在隔离病区的吃、喝、拉、撒也成了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制作温馨提示、帮助患者订餐,处理排泄物……事事都要操心、事事都不能出错。身兼多职的李雪却毫无怨言,没有一丝懈怠。她都快要忘记,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她已经多少天没有见过才一岁零4个月的儿子。

李雪说:“在平凡的岗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竭尽全力守护大家的健康。这是我参加护理工作时的初心,也是我奋战在抗疫一线坚持的初心。”

凌晨 3:00—桂霄

“桂老师,我们这里有一例疑似病例,麻烦您下来看一下。”凌晨3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刚刚入睡的支部组织委员、急诊科骨干医师桂霄的睡意全消,他从值班室一路小跑,来到发热门诊查看情况。这已经是他当晚起来的第四次……疫情爆发以来,除了担负急诊科的正常工作外,桂霄还有一个新的身份,作为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救治小组成员,他要负责疑似患者病情的二次诊断和后续的采集咽拭子标本等工作。

“都说急诊医生辛苦要值班24小时,这都不算什么,我可以连续值班144个小时!”一向乐观的桂霄笑呵呵地说,2月2日-2月6日,为了应对紧张的疫情救治工作,他在医院曾整整值班了6天。

桂霄说:我是党员,关键时刻,没什么好说的,该我上!

凌晨 6:00—方淋

凌晨6时,城市还笼罩在夜色中,隔离病房宿舍的灯已经亮了。入党积极分子、医院抗新冠尖兵队队员、隔离病房护士方淋顾不上“起床气”,利落地洗漱后便赶往病房。上午的第一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提前准备……想起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方淋用手机发了一条朋友圈,给已经半个月没见的老公隔空送去生日的祝福。

她在朋友圈中写道:亲爱的李先生,我们有15天没有见面了,你一直值班无法离开,我也一直在上班……最后,我们一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加油,争取胜利的那一天早日到来!这段充满深情的隔空祝福,让不少同事既感动又心疼,被大家称为年度最佳“秀恩爱”。

方淋说:大年三十是女儿三岁的生日,当看到医院发布援鄂报名通知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并做好了去武汉的准备。虽然后来没有去武汉支援,但当领导问我是否愿意去医院隔离病房的时候,我马上答应了下来,无论在哪里一样都是战斗,我都会竭尽全力!

上午 8:00—预检分诊处

“您好,给您测一下体温。请问有过湖北武汉地区的居住史旅游史吗?有接触过从湖北武汉地区回渝的亲戚朋友吗?”“您的体温有点高,有咳嗽,2周内还有湖北地区的旅游史,需要到发热门诊就诊,请跟我来。”早上八点,医院门诊、急诊预检分诊处迎来了患者就诊高峰期,医护人员耐心地重复着每日的询问。

疫情防控战役一打响,急诊科和门诊办的同志们承担起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卡。接到任务后,支部书记、门诊办副主任杨琳立即召集门诊办及急诊科部分工作人员,重新梳理制定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流程。正值春节加上疫情紧急,大年三十,杨琳带着门诊办的几位同志站在了预检分诊的岗位上,严把医院入口防控。

预检分诊处看似简单的询问、登记、测体温,也会招来许多患者或家属的不理解、嫌麻烦。而这个时候就少不了分诊人员耐心诚恳的为患者做解释说明。从一开始简单的患者体温单到现在全面的就诊患者筛查表;从一开始由一张桌子承担的预检分诊台到现在由帐篷搭建的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预检分诊队伍中有急诊科护士、门诊办护士、体检中心护士,还有来自各科室的医师,他们来自不同的科室,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预检分诊无漏检,医院工作零感染!

上午 10:00—江宇

上午10点,刚忙完手里的工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救治小组成员江宇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科室病房给患者查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宇和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就对抗击疫情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江宇说,“传染病大多是呼吸道疾病,作为呼吸科医生,我们就该顶上去。”

江宇承担着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会诊,呼吸与危重症科专家门诊,病房患者的查房,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虽然连续值守岗位20多天,江宇却总是说,“为了抗击疫情,整个医院都在高速运转,我所做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除了我们科里每一位医生,护理团队的姐妹们给我们的支持也很多,她们更辛苦。”说起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江宇都心怀感恩,“有他们一起奋斗,我才有力量,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江宇在科室病房为患者查体

下午 13:00—放射科

下午一点,桌上放着的几份盒饭都渐渐凉了,但是放射科的医师、技师、护理人员们却依然紧张有序地为发热患者进行CT检查,忘记了午饭时间早已过去。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院放射科全体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24小时值守医院,为临床诊断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提供了影像学诊断依据。

在厚重的防辐射门之内,放射科技师们还要近距离辅助患者摆位检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为了做好抗疫一线医生的“眼睛”。

下午 16:00—林可

2月12日下午,党员、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林可带队急诊科护士胡怀琴、检验科陈梅、司机邹隆耀四人,上门为高新区分布于各个社区的近60名密切接触者取咽拭子标本。

工作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深夜,将近10小时的时间里,大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不吃不喝,还为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一直坚持到所有接触者都取样完毕,才返回医院连夜对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患者张开嘴巴,医生用一根棉签探入咽喉,取出咽后壁和扁桃腺的分泌物……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咽拭子采样是最基本的采样检测手段之一。

“很顺利,按照工作流程进行采样,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没啥特殊的。”林可在完成工作后这样说到。殊不知,这项他口中“轻描淡写”的采样工作,属于三级防护,是暴露级别的最高级。

除了此次前往高新区进行采样,作为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救治小组成员的林可还主动承担起医院疑似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采样工作。

“其他人不要进去了。”遇到需要采集咽拭子标本时,林可只要人在医院就不让第二梯队的医生进入。“这样感染面就会控制在最小范围。”

取咽拭子的工作,由急诊科林可、桂霄、朱海源三位医生承担。桂霄说,“林可老师是想把最大的风险留给自己,让我们很感动。”

文字:陈希

图片:各科室

编辑:陈希

责编:唐艳光

审核: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