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医院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要闻  >  正文

抗新冠宽仁实录(二十二)丨放射科:当好疫情筛查诊断的“侦察兵”

发布时间:2020-03-04来源: 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原文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Sch4pU48WcFo3nYnKg4kVA


在抗击疫情进入攻坚吃劲的关键阶段,重医附二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厚厚的铅板之后日夜坚守,只为守住新冠肺炎筛查诊断的第一道防线,做好一线医生的“火眼金睛”,这就是被称为新冠肺炎战场“侦察兵”的放射科、第33党支部。自疫情爆发以来,为配合医院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病例影像筛查,放射科全体党员、职工用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彰显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积极响应 做好抗疫“侦察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0日,党支部书记、科主任郭大静教授迅速组织科室全体员工召开工作布置会,发起支部倡议书,号召支部全体党员以饱满的热情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感积极面对疫情的挑战和考验。所有党员同志积极响应倡议、听党指挥,时刻准备穿上戒装、奔赴战场。


1月21日,放射科管理组迅速响应,成立抗击新冠肺炎应急管理小组,全面展开工作部署。讨论拟定应对疫情的工作流程、应急预案、院感防控工作指引;联合院感科、门诊部等相应部门制定“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检查的流程”,策划专用检查通道、专用检查机房,为病人织密疫情防控网;迅速组织对科室所有医、技、护、工勤工作人员进行院感、防护、消毒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监督培训和指导……。疫情初期,由于机房紫外线消毒设备较少,只能确保两个院区的专用检查机房使用,科室护士长主动作为,与设备处、后勤处积极沟通协调后保障了重点场所的设备配备。

群策群力 确保医患“零感染”

作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筛查窗口,同时要保证新入院患者CT检查工作,为避免交叉感染,放射科根据现有机房设备条件,迅速将检查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减少新冠肺炎专用检查通道和普通检查通道的交叉,从空间上予以间隔,以三级防控原则,加强对来科人员监测与排查。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放射科也面临短期内防护物资高消耗的情况。在这个关键时期,郭大静主任迅速成立防护物资专项管理小组,由护士长统筹安排,护理组4个组长共同参与防护用品管理。同时技护组群策群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废弃胶片自制防护面罩,实现合理使用、杜绝浪费、成本管控。物资科学管理和使用是关键,放射科根据医院下发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指引,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建立各岗位防护物资发放标准,做到计划、消耗、领用、发放环节的精确有序开展,避免防护物资缺乏影响一线人员作战。

协同推进 防控业务“两手抓”

病毒让大家隔离,但却阻挡不了放射科日常工作有序推进。为避免人员聚集培训带来的潜在交叉感染风险和增加不必要的防护用品使用,放射科改变传统培训模式,提倡在家人员充分利用微信、钉钉、会议办公软件、电话等方式有效保证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组织线上学习新冠防控系列知识培训与考试、隔离消毒培训等;每日督促值班人员 “防护用品穿脱视频”微信群打卡、工作人员体温监测上报;开展钉钉晨交班、质控汇报,确保科室工作正常运转。2月1日,郭大静主任通过微信率先组织市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拟定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检查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T检查的建议》及《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T结构化报告模板》,帮助指导重庆市内各级医疗机构放射医务人员的影像检查与诊断工作。


目前,放射科全体员工经过统筹安排,紧急启动备班,通过临时调整班次和医技护的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整体紧张有序推进、全方位衔接。针对门诊及住院病人,实行分段分时预约,避免人群集中;按照发热门诊、常规急诊及普通平诊患者的优先次序发放诊断报告,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自1月20日疫情启动以来,截至2月26日,放射科共排查了发热门诊CT/DR检查病例1556人次,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共计检查6人次,两院区累计完成胸部CT检查约3500余人次。


面对这场疫情持久战,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坚韧的毅力、更果断的措施,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举科室之力,力争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