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重医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重医故事  >  正文

战疫故事 | 《王小文的日记》II:在重症病区战斗的难忘瞬间

发布时间:2020-03-10阅读量:[]


第一部链接: 战疫故事 |《王小文的日记》I:初入战场
第二部:在重症病区战斗的难忘瞬间

进入重症病区


2020年2月7日

根据排班,我要换到危重病人较多的病区。科室吴主任专门发来微信关心,我特意又熟悉了一下新冠病毒最新处理指南和危重病人管理方面的资料,尤其是无创呼吸机的使用。
新的病区,推开病房,病人看了我一眼,一句话也不说。可能每天来的医生都不一样,层层的防护装备让我和病人的距离更远,让我们的眼神交流更少,我主动跟病人打招呼,反复看病人的名字,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详细的问诊,认真的体格检查,而不是只看病历和检查结果,这是从做实习生开始,前辈们就在要求和教导我们的法宝,这么多年已经慢慢形成习惯。
穿着厚重防护服在工作的战友

当我与2床婆婆交流的时候,她左手腕上的纱布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小心的解开纱布,看到一条整齐的伤口,已经做了缝合。我一看就知道是自杀伤口,继续问到“婆婆,这个伤口是您自己弄伤的吧?”婆婆不好意思的地低下了头。本以为是婆婆因为得了新冠肺炎,焦虑、想不开而自杀,婆婆沉默了片刻说道,“我知道我得了这个病毒,我自杀就是不想拖累我的家人,我死了一把火烧了,就不会传给我家里人了……”听完我内心不由得一酸,也感叹她做法的直接,赶紧说婆婆您不着急,咱不用自杀,这个病毒能对付,我们从重庆过来就是来战胜它的,您等我一会,等我把病人都看完了,我来好好跟您说。

病人手腕上的伤口

早上,来自国家危重症领域著名专家邱海波教授和周发春主任过来查房,仔细的了解病人情况,讨论分析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我也抓紧咨询了我的很多问题。

从病房出来,穿过一道道消毒门,脱了层层防护装备,全是汗,今天感觉比昨天要累很多,也虚脱很多。一阵阵冰冷的消毒酒精从头到脚的喷洒过去,全身立马起了鸡皮疙瘩,喷在脸上还是刺激得眼泪水直流。一同出来的来自甲乳外科的唐晓霞护士赶紧递给我纸巾,我们相互说辛苦了。

我和我的战友

电影《听风者》中有一幕是局长跟阿兵哥说“我们要在看不见的战场上,跟看不见的敌人作斗争。”

是的,这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晚上听说,重庆第十批医疗队已经出发去孝感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


2020年2月18日

早上醒来,身上还依稀能够闻到一股消毒水的气味,挠了挠手臂,上面的红疹还没有消。

脑海中浮现的是16床婆婆的氧饱和度,80%左右的饱和度,已经持续2天。

看着窗前,天空中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渐渐的橘红色光芒从高楼的底部爬了出来,如在往日,出来晒太阳的人一定会很多。

早饭后,我在手机上翻看着刚刚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世界首例新冠肺炎病理解剖结果报告。小伙伴在群里已经讨论得如火如荼,我仔细看着内容和图片资料,上面的病例内容让我又开始更加担心16床的危重婆婆了。

下午3点我准时进舱,今天防护服要比昨天厚实很多,救援物资都是从四面八方支援来的,几乎每一天的装备都略有不同。三层防护快速穿完,戴上护目镜,疾步走进通道。现在已比较熟练流程,花在装备上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很多,也慢慢习惯穿成这样走路了。路过护士站,听到护士老师说有病人插管了要转ICU,我心里一惊,立马跑过去问情况。听到不是16床,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换上新的防护服

面对新冠肺炎这类经呼吸道传播的高致病性传染病,插管时患者气道会直接开放,是呼吸道接触风险最高的时候,我们称“插管队"就是“敢死队”。但每一次插管成功,可以把危重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升,可以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些时间和希望。

每天面对的战场

我们一同走进病房,护士快速的整理各种管道和线路,医生捏着皮囊给氧,在这种高风险暴露和感染的情况下,谁都没有畏惧。

来到我负责的病床边一边询问一边检查,从面罩开始,到管道,再到机器认真检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根据婆婆情况,我调整了呼吸机参数,对漏气量等指标做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协助婆婆间断侧身与俯卧位通气,增加了水分的补充,避免气道的过度干燥,补充了更易消化吸收的肠内营养等等。3-4个小时过后,蓝色的指脉氧数值跳动着往上增加,我心里略松了口气,有种“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僵持的保卫战


2020年2月21日

圈内有一句话叫做“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意思就是没有消息就意味着一切暂时平稳。今天从一早开始,微信群里频繁的信息让我预感几个危重患者情况可能并不理想。我们为了能够不错过任何与抗“疫”相关的信息,将所有相关的微信群置顶。每天病人情况的汇总、交班、查房,疫情会议、简报、进展、培训,指南更新,后勤服务等等信息均在群里传达和交流。

我们的工作群

这里的战斗,外界可能无法想象。尤其是面对危重患者,很多时候都是始料未及的“遭遇战”。有人称抗击新冠肺炎是“攻坚战”,我个人理解称之“保卫战”应该更为恰当。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呈现了很多变化和新的特点,且暂时没有特效药,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目前最主要的还是生命力支持,病毒发起一波一波的攻击,我们展开一阵接一阵的防御。就像周发春主任所说的,“我的心时刻都是悬着的”我们的“保卫战”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渡过由病毒在体内攻击导致的难关。

这让我想起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历时4个半月,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政府在当时如此困难情况下并没有因武汉的失守而屈服,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地全面抗日。浴血奋战,最终与全国人民一道赢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我的心里,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武汉保卫战历史图片

3床是一位只有30岁出头的姑娘,事业蒸蒸日上,她很坚强,也很配合治疗。“医生你放心给我用药,再难喝的药我也不怕”有一次她好奇的问我多大了,其实我想说我们是同龄人,正如网上所说的那句话: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护目镜遮住了我的眼,厚厚的防护服把我裹得严严实实,我知道你们看不清我的脸,也分不清我是老是少,但我能读懂你那颗期待康复的心。

我凌晨3点接班,闹钟设定在2:00,但12点过了还心绪不宁、难以入睡,于是决定提前过去医院帮忙。重症隔离病房里,除了呼吸机工作声、监护仪闪烁的灯光,就是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防护服的鞋套与地面摩擦产生的沙沙声。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支持、吸痰等等,都是医护人员容易被感染的高风险操作。值班的护士是来自附一院外科ICU的贾文娜和程丹,都是具备ICU管理经验的资深护士小姐姐了,被临时抽调过来值夜班。见到我来,大家点头示意,然后冷静的拿着各种表格和数据跟我们讨论病情。

每一天,我们相互在防护服上写对方的名字,仿佛一个仪式

生活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觉得一个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有时,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而有时,却发现自己咬着牙已走了很长的路。


最可爱的人


2020年2月22日

支援武汉已有十余天,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同事等每一个人都在关心关注着我们,尤其是我们的生活保障和防护安全方面。趁短暂的休息时间,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医疗队坚盾而硬核的后勤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能力就是战斗力。在新冠肺炎抗疫的武汉大保卫战中,我们整个医疗队生活起居、防护安危都需要她们来把控。

队中有6位行政后勤人员,其中5位老师都具有临床工作背景,主要来自手术室经验丰富的精兵强将,还有一位是医务处的干部。物资组是来自门诊超声的护士长杨楠兰和手术室的护士宋晓波,他们主要负责物资的保障、分发,感染防控,生活等内部很多事务性工作。

有太多的琐碎工作要靠他们来完成

初到武汉,医疗队院感组的组长周泓羽医生就制定了严格的入住酒店的感染控制条例,因为不能开中央空调,很快取暖设备就补充上了,电热毯、暖手宝、保暖贴、保暖内衣、军大衣、帽子等等。因为下雨、下雪,很多队员都穿着湿漉漉的鞋子上班,后勤紧急为大家调配了几台电暖器烘鞋。不仅仅是医院提供,还有当地和爱心人士的捐赠。

在我们救治病人的时候,更多人关心着我们

为了保证感染防护的安全,她们每天24小时守候着队员下班,队员一回来她们就迎接过去,帮忙消毒、测体温。来自内分泌科的王越说,有一次凌晨下班,告诉等候的老师,“我们以后熟悉了可以自己互相消毒,老师们不必陪着熬夜了”。但她们说,“不行不行,一是消毒不能马虎,需要很严格!二是希望你们半夜回来体会到一种家里有人等你们的感觉。”

随时都有人等着“回家”的感觉真好

他们每天背着装了50斤消毒水的喷雾器爬遍每个楼层、走进每个角落:电梯、走廊、餐厅、楼梯扶手……每次消毒结束,都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

特殊时期,因队驻地酒店没有保洁员和后勤工人。她们亲自清理垃圾,打扫卫生,搬运货物等等,尽可能给队员们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卫生和温馨的环境。

为了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每一层楼梯按钮都贴了保鲜膜,喷洒消毒液定期更换。每一个房间门上都准备编码,门口准备挂钩。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对队员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用来自手术室殷薇护士的话说: “你们在前方守护病人,我们在后方守护你们,我们要让你们下班能看到有人接你们,能有口热饭吃”。

吃的东西很丰富,从正餐、零食、水果到夜宵应有尽有。区政府还专门给我们准备了一个零食架。在这个前提下,后勤人员还要求增加富含营养的食物,不断调整菜单,保证队员们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开心。


供餐的饭店专门为某位队员专门制作的回民餐

因为队员就餐时间可能不规律,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上早班的吃不了午饭,上午班的吃不了晚饭,上晚班的吃不了早饭。后勤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小冷藏柜和微波炉。

凌晨三点下班是最累、最饿的,后勤人员经常给我们准备好吃的,有面条、卤蛋、泡饭等等。考虑到大家来自重庆,酒店的邱涛老师还经常给大家做小面、泡椒肉丝面,非常暖心。

来自手术室的宋晓波护士是来的120个护士中为数不多的男护,知道我鼻子压伤后,主动把他自己防压的防护物品给了我。

队员生日还吃上了美味的蛋糕,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后勤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蛋糕。在抗疫的前线,大家一起过生日,她们分别是来自骨科的陈倩竹护士和来自内分泌科的何媛媛护士,我想这一定终生难忘。

这个小小的蛋糕,非常的美味

在这里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一句关心的问候,一口热乎乎的饭菜,一个热情的微笑。从队员、医院、社会、政府到百姓都在关注和关心我们。

当地学校和孩子们送给我们的慰问品

崇仁第二小学老师和孩子们送来了慰问。好朋友给我买了份保险,得知我鼻子压破了专门给我寄来了鼻贴,老同学和学长们给我写了首歌,医院和校友慰问了我的家人,学姐给我寄来了护目镜防雾喷,交大重庆校友会叶诺模学长和湖北校友会的匡运清学长还给我写了首诗……就连腾讯也发来了VIP慰问。

还有太多素未谋面的好心人关心着我们,感谢你们!感谢我们队的后勤人员,感谢家人,感谢每一位亲人、朋友、老师、同学!


(未完待续)



文字:王小文

辑:蔡雨齐  

排版:杨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