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第一时间行动,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重医附属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他们肩负着防控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重大责任。他们为大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守护者,也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缩影。
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医生,就应该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履行当初成为医生时的诺言—救死扶伤,义不容辞。
1月24日疫情开始蔓延早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熊星毅然留守医院24小时值班,时刻关注疫情的最新进展。之后每天收集各类疫情防控资料,带头学习,同时带领科室人员承担医院的导医、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工作。
“这套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虽好,但透气性确实不佳,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发丝、眉毛上都沾满水汽。”戴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穿隔离防护服,是熊星在发热门诊接诊前的首要工作。
作为重医附属康复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成员、肺炎防控救治专家组组长,除了科室日常事务,熊星还负责全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病例的会诊排查、业务指导、医疗救护,承担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及应急工作。
他时刻冲锋在前,每天都是伴月而归,但从未喊累从未嫌苦,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为大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妈妈,有道题我一直不会做,你什么时候回来教我呀?”
“乖,等妈妈忙完就回来”
作为重医附属康复医院心肺康复科负责人与发热门诊负责人的王张敏,肩负着双重责任与压力。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即刻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医院号召,匆匆告别家人奔赴抗疫前线。
夜里,她独自守在发热门诊整晚未眠,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放过有关患者健康的任何一个小细节。24小时熬夜值守后,不曾停歇,又与同事讨论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及职责,为完善优化发热门诊工作流程提出积极建议。
担任医院新冠肺炎专家会诊组组长的她,为确保动态评估、排除疑似病例,随时保持通信畅通以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与同事的沟通多了,对患者的牵挂多了,唯独对家人的关心少了。王张敏的儿子正上小学,早出晚归的她只能在跟儿子视频后偷偷抹泪。她对孩子与父母心怀愧疚,但更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怀着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与决心,努力构筑坚固防线。
她不曾犹豫,坚定的对家人说:“一线需要我加入战斗,这段时间宝宝和家庭就辛苦你们了。”
疫情来临时,面对尚在哺乳期的宝宝,她不曾犹豫,主动向医院请缨参加发热门诊分诊及导诊工作,她便是重医附属康复医院心肺康复科及发热门诊负责人之一——程杰。
为保障患者就诊安全,在医院发热门诊场地受限、硬件设施欠缺等客观情况下,程杰协助医院对发热门诊进行整改,不断规范门诊与隔离病房的设置及管理,获得市疾控中心及卫健委院感专家组肯定。
同时还负责发热门诊防护物资的管理,防护物资紧缺,就对防护物进行严格管控,落实台账记录,在保证门诊医生自身防护安全的同时做到合理使用防护物资,绝不浪费。
24小时值守,她严格对来院患者进行体温监测筛查分诊;对发热患者悉心引导,全程陪同他们规范就诊,避免患者交叉感染;面对他们的恐慌情绪,她耐心安抚,给予疏导安慰。
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每一笔认真的记录,每一句及时的关怀,都是她的责任担当和对生命防线的坚守。
我经历过“非典”“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较为丰富,我不上谁上。
舒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护理老兵,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承担起院感防控工作,对医院内发生的各种感染进行预防和管控,包括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间的交叉传染。
“一定要注意不同分区的消毒顺序,严格按流程进行消毒。”“物表、地面消毒液要严格按照要求的浓度配制,要严格实施手卫生。”“预检分诊护士每天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是她去各科室反复强调的内容。从清洁区、缓冲区与污染区的划分,到规范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再到七步洗手法的规范操作,她总是反复讲解、亲身示范,只为不留“死角”,换来更多人的健康平安。
作为预防保健科负责人,除院感管理工作外,舒琼还承担了预检分诊、导诊的人员物资管理及医院疫情上报工作。
疫情上报要求每日零点报送当日情况,为了不影响科室其他人员夜间的休息,她主动承担了晚间的疫情上报,每天忙完工作,又定上夜里11点的闹钟,向全院收集疫情信息,零点准时上报。一个多月来,她竭尽所能为守卫医院安全、守护民众健康出一份力,怀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救死扶伤的使命奋战在战“疫”中。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编辑:黄泳琪
排版:黄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