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重医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重医故事  >  正文

战疫重医人㉔丨罗庆华:“声”援“疫”线!为战士们筑起“心理防线”

发布时间:2020-03-27阅读量:[]

在战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打开一个个心结,驱散笼罩在人们心中的“阴霾”,他们是赴孝感支援队心理专家组


    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罗庆华作为医疗队心理专家组组长,2月11日,他随队奔赴孝感战场,与团队成员一起积极为大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为抗疫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





积极心理干预 为前线队员解压




疫情之下,心理防护和身体防护一样重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疾病和心理应激的双重“重担”,罗庆华深知,发挥专业所长,投身“心理抗疫”,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保障好医疗队员的心理健康,罗庆华向指挥部建议早介入、全覆盖推进心理保障,提出提前做好心理防护的概念。


到孝感以后,他发现,不少队员从一线退下来休整时,出现心慌、胸闷、失眠的情况,而这些都是常见的焦虑症状。

“现在患者与医护人员正在经历与新冠病毒大决战的僵持期,他们的身心都已进入疲惫期,正是最需要接受心理调适的时候,不仅是患者,队员们的‘疫情焦虑’也不可忽视。”罗庆华说,医疗小组就是用专业的心理治疗,慢慢去打开他们的心扉,去改善他们心底那种紧张和焦虑感。

为了帮助大家减压,他和同为精神科的大夫冉江峰商量后,筹划了线上直播活动,为孝感、武汉两地的医疗队以及孝感当地医护人员在线团体心理辅导、一对一个别咨询,用视频的方式,给队员们提供心理支持服务,为他们舒缓心理压力,解决失眠、焦虑等心身问题。


罗庆华和冉江峰筹备制作的宣传海报


他们通过线上视频和直播的方式 为队员们减压





罗庆华为队员们进行心理培训


     他还提出“心理监测并入健康管理,心理干预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制定了《医疗队员健康维持计划》,倡导大家一起进行在线瑜伽和健身操团练等运动,身心并重,将心理健康保障以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医疗队员的日常生活中。


罗庆华带领心理支持小组 筹备“医疗队员健康促进计划”







用患者的心去疗愈患者




3月5日11点,在孝感大悟县中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内,以往只放音乐的广播传出了两位治愈患者的故事。

这一变化,引起了一些细心患者的注意。他们在床上,由躺转坐,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广播里陌生声音的讲述中;有些患者为了听得更清楚一些,甚至站到了喇叭下。

相似的病情经历,相同的治疗感受,让还在院治疗的一些患者似乎找到了“知心人”,藏在心中一些疑问似乎得到了疏解——“原来自认为‘不正常’其实是正常的,这个疾病也是需要一定时间和耐心才能治好的。”治愈新冠肺炎的信心,就这样在病患心间集聚、增强。


在孝感大悟县中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内,以往只放音乐的广播传出了两位治愈患者的故事

“我希望用他们(康复患者)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去感染那些还在住院的患者,让他们从这些真实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的希望。”罗庆华说。


在为前线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后,他将部分工作重心转向了患者。“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就假如说我们任何一个人,患了这个新冠肺炎会有一个,必然的一个心理过程,最开始肯定都会有很多的焦虑、担心、恐惧,尤其在病情危重的时候可能对这个治疗是相当地绝望。”他说。

如何能够真正的走进患者的内心,罗庆华与同事决定启动“火炬计划”,通过讲述治愈患者的故事来打开住院患者的心扉。


罗庆华正在进行播音

3月5日中午的这次“首秀”,是重庆医疗队心理专家组组长罗庆华策划的火炬计划的第一次播音,他为这个临时电台取名“大悟之声”。


中医院护理部主任阳慧萍用方言为“大悟之声”开场,罗庆华表明自己重庆医疗队员身份后,便开始播放两个治愈者的故事。

罗庆华和阳慧萍正在“大悟之声”首期节目上作自我介绍

这次讲述的两个治愈者故事不长,平均在8分钟左右。在故事中,患者们讲述了自己的发病症状、住院时间、身体最难受的程度和当时的心态及调整方法、对在院患者的忠告和对医护人员想说的话。

“这个项目是用患者的心来疗愈患者。”罗庆华说,火炬计划主要是在痊愈即将出院的患者中征集志愿者,来为在院患者讲述自己患病期间的故事,包括住院治疗经过及感想,对仍在与病魔斗争的患者有什么嘱托和祝福,对医护人员有什么建议等,全程录音摄像,然后制作成音视频集锦,定期在病区播放,鼓励患者树立希望,配合医护诊疗。


治愈者讲述中涉及的提问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在层层递进中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进而学会调整身心的方法,最后感受到希望“我们不仅仅想让患者感到希望,还想让长时间战斗的医护人员找到职业获得感。”罗庆华说。





搜集“火种” 帮助更多的人




“大悟之声”开播后,吸引了很多住院患者聆听,播放过程中,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泪眼盈盈。将近半小时的播音结束后,患者们纷纷表示,听后感触很深,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强了治疗的信心。


38床的患者李先生经历过“气切插管”,病情一度危重,如今渐渐好转。一心想好得更快的他,自觉得恢复得慢了,常常晚上睡不着觉。虽然医护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但还是没有缓解。

“听到广播里的故事,我才放下心里的石头。” 李先生说,医生护士查房也劝慰过,但他觉得只是例行安慰而已。现在有真实例子,他宽心了。

26床邓阿姨也同样存在焦虑症状。她在出院检查时,遇到了第二次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情况。当听到广播里,治愈者接受了四次病毒核酸检测才出院的故事,她对自己的检查结果渐渐释怀,决定继续配合治疗,争取早日达标出院。

当地媒体对罗庆华的“火炬行动”进行采访

庆华说,治愈者的痊愈喜悦、治疗中的感受和体会就是火炬的“火种”。治愈者用口述的方式把“火种”传递给在院患者,让正在治疗的患者认识到,曾经以为是负面的想法或者身体反应,其实是治愈疾病的必经阶段,修正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目前,他们已经收集了18位治愈患者的“火种”。“随着‘火种’收集得越多,患者就越容易找到和自身相似的经历,更容易取得心理认同。”罗庆华解释说。


“推动这个计划也是基于职业本能,因为心理干预不仅仅是一对一、面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发挥心理医生在这场战‘疫’中的价值和作用。我希望把这个过程做全,对不同的人,在院的患者,在隔离点的人,回到家的人,对他们都有所帮助。”他说。




多种形式发声 温暖人心




不仅为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服务,罗庆华还通过各种形式发声,用文字和声音来传递战“疫”正能量。

他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名叫“暖罗专号”。在里边,用幽默而轻松的话语,一边记录在孝感抗疫一线人员的故事,一边为大家耐心科普“心理抗疫”的相关知识。一字一句,温暖人心。

罗庆华的微信公众号

同时,他参与了重庆电视台举办的防疫类节目,为大家科普发声。一周前,他还通过“快手”网络平台,以直播的方式解读疫情防控心理相关知识。

参与重庆电视台节目录制 正在进行现场连线

节目宣传海报

在出发前的心理培训中,罗庆华有这样的开场白:“大家都看过拳击赛,拳手上场之前,会有人先帮着按摩放松,每个回合结束都会退回台角休息,又有人冲上去浇水降温。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精神科医生,就是那个为大家提供这样服务的人。”


来源:华龙网 重庆之声等媒体 暖罗专号公众号

编辑:涂念  蔡雨齐

排版: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