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重医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重医故事  >  正文

扶贫重医人 | 健康扶贫、送医入户, 重医附一院的医生们做了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0-07-03阅读量:[]



“得了这个病,要是没有医疗队医生们的主动帮助,我就只能一直拖着。”6月中旬,家住酉阳县两罾乡内口村2组的低保户冉景全老人,谈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们上门为自己看病的经历,感动不已,连声道谢。


走进贫困户家中

久病多年的老人遇见了“送医上门的医生”


两罾乡内口村靠近大山深处,因地理位置原因,发展相对落后,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对于居住在这里的贫困户来说,经济上的匮乏让看病就医之路显得格外遥远。74岁的冉景全多年来一直患有视力障碍和鼻部肿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一同生活的儿子和媳妇也身患不同程度的残疾。微薄的收入,让这个家庭无力支付治疗费用,对于严重的疾病也只能一拖再拖。


幸运的是,重医附一院对口支援酉阳县人民医院的医疗队为该村贫困户送去了关怀与帮助。6月16日,附一院耳鼻咽喉科左汶奇博士、消化内科杨健博士、心血管内科蒲鹏博士、重症医学科唐鸿博士、放射科夏睿博士组成医疗扶贫小组,与附一院派出的第14批医疗队队长神经外科廖正步博士一起,在重庆医科大学派驻当地的驻村第一书记李远和酉阳县人民医院领导的协调支持下,深入龚滩和内口村开展“健康扶贫、送医入户”活动,走进患病村民家中为他们展开义诊。


左汶奇(第13批医疗队队长)诊察病情


医疗队来到冉景全家中。通过诊断,老人患有为“右眼白内障、左眼角膜白斑(接近失明)”和“鼻部血管瘤”,左汶奇第一时间联系了酉阳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陈渝,在详细汇报老人的家庭经济情况和病情后,为他争取了免费检查和治疗的机会。“这笔钱不小,恐怕也要背上一大笔债,医疗队的专家们帮了大忙。”老人感慨地说。“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帮助更多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解决就医难的问题。”医疗队队员们表示。


蒲鹏为贫困群众诊察病情


在内口村3组,同为低保户郭大爷也是“入户义诊”的受益者。患严重心衰的他,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吃药治疗十多年,病情仍未明显好转。医疗队队员心内科医生蒲鹏对郭大爷进行检查后,发现老人存在药不对症的情况。他重新为郭大爷开具新治疗处方,并向其子女仔细交代购药和服药事宜。“没想到有一天能不出家门,就在我们村子里享受到大医院里看病的待遇”郭大爷高兴地说。


廖正步(第14批医疗队队长)为贫困群众诊察病情


在内口村,像冉景全和郭大爷这样接受义诊的村民还有很多。每到一户,医疗队员们便耐心为村民诊察病情、询问健康状况、讲解送药并做好随访记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与贴心。


杨健为贫困群众诊察病情


同时,在龚滩镇中心卫生院,第13批医疗队和第14批医疗队队员附一院超声科贺雪梅博士、麻醉科彭丽桦博士、妇科赵纯全博士、肿瘤科李龙浩博士一起为当地百姓进行了现场义诊。当村民们得知“城里来的专家”在这里义诊,络绎不绝前来参加。此次义诊共服务了近200名村民。


龚滩镇百姓现场义诊,人头攒动


谈及开展此次入户义诊的缘由,左汶奇说道,这是与第14批医疗队队员贺雪梅、重医扶贫第一书记李远讨论之后决定的。李远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2019年3月,他被选派至酉阳县两罾乡内口村担任“第一书记”,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李远与贺雪梅因一起参加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相识,两人常常就扶贫地区的医疗状况进行线上交流。因重医附属永川医院长期承担对口帮扶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酉阳县车田乡卫生院、酉阳县两罾乡内口村、永川区双石镇等4个乡镇(村)的脱贫攻坚任务,李远对当地的医疗困境十分清楚。附属永川医院在近两年间共组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疗专家50余人深入贫困乡镇一线开展扶贫义诊6次,对组织协调入户工作流程也有所了解。


附属永川医院此前在当地进行医疗帮扶记录


医疗队了解到,目前酉阳县广大贫困村中,仍存在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长期受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等慢性疾病折磨。由于健康意识较差、子女长期在外打工无人照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限等多方面因素,这些贫困户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医疗照顾和就诊服务,甚至一些边缘户还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对于自身疾病,老人们往往以“拖”为主,错过了及时就诊的最佳时间。


医疗队来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何不深入贫困户家里,面对面进行诊治,解决他们的困难呢?重医医疗队与“第一书记”一拍即合,提出了“深入贫困户家里,面对面进行诊治,解决他们的困难”的想法,得到当地医院的积极支持。在酉阳县人民医院领导和龚滩镇医院支持下,重医第13批和第14批帮扶医疗队深入龚滩和两罾乡内口村成功开展了此次义诊活动。




扎根基层,传经送宝

增强当地“造血”功能


自2005年开始,在重庆市卫健委的组织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持续派遣医疗专家赴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先后累计向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州区人民医院、巫山县人民医院等10所基层医疗机构派出331人次医疗专家开展为期3—6个月的常驻帮扶。


此前附一院帮扶医疗队员们在当地开展工作


2014年,重医附一院开始对口支援酉阳县人民医院,先后派出14批71人次专家常驻帮扶。2020年1月,此次“送医入户”的第13批派驻酉阳县人民医院医疗扶贫小组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工作,5名帮扶队员分别挂职相关科室,参与医疗、教学及科研管理。疫情期间,他们坚持工作,指导帮扶科室,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致力于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附一院医疗队员们在当地工作记录


以第13批医疗队为例,在帮扶酉阳县人民医院期间,医疗队克服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当地开展了多项耳科新技术,如人工听骨链重建术、面神经减压术、完壁式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半规管阻塞和修补术,耳鸣的外科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提高了消化科医护人员对于胆胰疾病和消化道早期肿瘤在内镜微创诊疗领域的认识,规范了内镜微创诊疗围手术期的管理,申报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消化内镜隧道技术(DETT)等诊断和治疗新技术4项;更新影像科检查在循环系统应用的理念,完成心脏磁共振、内耳增强磁共振新技术;心内科组建呼吸机团队1个,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并申请创建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提高。半年的ICU工作中,根据当地ICU常见病种,加强相关诊治方案的学习,同时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从而巩固相关知识,建立相关诊治流程。


医疗队为酉阳县医院提供急需的相关手术操作和医疗技术,提升了当地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医院院领导、各科室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一致认可。


第13批附一院医疗队员们在当地工作记录


在帮扶日记里,队员们这样写道:“通过半年时间的帮扶,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老百姓对健康的渴望。贫穷的改变不止在于给予,更要助人授人以渔的能力。扶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医疗扶贫工作是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会一直为之努力奋斗。”


第13、14批附一院医疗队队员和酉阳医院院领导、渝中区、附一院相关工作负责人合影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

将健康扶贫工作进行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新时代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脱贫攻坚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万民的伟大工程,学校各附属医院多年来始终不渝投身其中,聚沙成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自己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


在落实“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以“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为帮扶核心,重医附一院重点针对受援医院的薄弱学科,制定相对应的学科帮扶计划。


自帮扶以来,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获得显著提升,门诊量、住院患者数、手术量等指标大幅增长,助力开州、大足、璧山、长寿、合川、铜梁区人民医院均成功晋升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填补了当地的空白,老百姓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附一院医疗队员们工作记录


谈及对于送医入户、精准扶贫的思考,以“第一书记”为首的重医扶贫队员们也提出了更多的建议:在当地组织开展一些疾病筛查和流行病的调查科研工作,为当地政府提出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计划;和当地驻村扶贫干部、乡村签约医生一道,建立并实施长效性的送医进村入户的健康扶贫方案;加强对乡、村一级的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的培训,切实增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日之暖。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基础。在健康扶贫行动中,重庆医科大学及各附属医院派出精锐,奋战在重庆各贫困县、贫困村等扶贫一线,持续投入、久久为功,事无巨细地助力受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诠释了重医人用心用情用力开展精准扶贫、对口支援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涂念 蔡雨齐

供图:马弗愚  彭柯  左汶奇  贺雪梅  李远

排版: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