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网址: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3/11/c_1125693480.htm?spm=0.0.0.0.4pNntR
一位40多岁的确诊男子在医院里拒绝吃喝,拒绝睡觉,不进病房,反复念叨着“我要走”。这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教授、联合干预组副组长李静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遇到的真实案例,指向了疫情中患者背负的心理压力。
“轻度紧张可使人理性应对和有效防护,但紧张过度会‘适得其反’,严重影响到心理健康与抵抗力。”心理学家向科技日报记者强调,这种身体内的抵抗力恰恰是最好的“疫苗”。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心理疏导很重要。早在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便强调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此后,从中央到地方,各地调集心理救援队奔赴湖北,奔赴武汉,为疫情防控一线带去了关键性的“心理疫苗”。
3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部分心理救援队专家,选取了他们亲身经历的四组典型镜头。
镜头一:“国家级”专家一句话治愈患者“心病”
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里,一位重症患者确诊后直接被送入了ICU(重症监护室)。经过江苏医疗队员的全力救治,他已基本康复。但是,该患者总认为待在医院里“最安全”,拒绝出院。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了解情况后,到病房里与患者“谈心”。他介绍了自己身份,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你没事了,很快就能康复出院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彻底打消了患者的疑虑,同意搬出ICU,把床位让给了急需救治的其他患者。
专家认为,这位患者的心理受到了创伤,而邱海波正是凭借自己“国家级”专家的身份迅速成为其最可信赖的人,经过心理疏导,解除了他的“心病”。
镜头二:他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不用管了,死了,累!”一位50多岁的重症患者,歪歪扭扭地在纸上写下这7个字,让山东援鄂医疗队的马燕眼睛湿润了。她一边慢慢开导老人,疏解他的情绪,一边拨通了患者家人的电话。第二天上班见到这位患者时,他微笑着向马燕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希望通过心理治疗、身心同治,最终实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全康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理睡眠联合干预组组长肖明朝说。他们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睡眠联合干预组,通过开展睡眠心理测评和统计分析,分层级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等措施,关注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心理健康。
王昌纯是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她作为海南首批咨询师参与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工作。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参与心理援助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们要做到“有限目标、陪伴共情、资源取向”。
“有限目标是指心理咨询师主要协助来访者解决由疫情产生的心理层面的问题,对于现实问题只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可靠建议;陪伴共情是指心理咨询师需要给予来访者与他在一起的感觉,设身处地体会来访者的情绪情感;资源取向是指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资源,帮助来访者调动资源去有效应对问题。”
显然,马燕借助“开导老人”和“家属劝解”这两招,将“陪伴共情、资源取向”这两点用活了。
镜头三:我通过和家人视频来缓解压力
一首舒缓的欧洲古典音乐从湖南省肿瘤医院会议室里传出来。这是该院心灵关怀师为远在400公里之外的湖北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隔空调压”。接受这次辅导的部分医护人员,已经出现了失眠、轻度抑郁和焦虑等症状。
“我们在重症隔离病房,面对死亡时候相对多,会让大家产生挫败感与内疚感。每天下班后,大家还必须一个人在自己房间待着,负面情绪只能靠自己接纳、消化。”湖南医疗队小组组长张乐蒙说。如何排解?到湖北40多天,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医生姚专先后转战3家医院。他直言,苦和累不算啥,唯独精神压力特别大,“我每天和家人视频,来缓解压力。”
在无锡心理援助医疗队队长张国富看来,此次突发疫情,不但给患者、家属造成了心理创伤,同样医护人员也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他们都需要心理干预。
镜头四:我不认识您,但我谢谢您
江苏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黄苗苗被患者的一个举动打动了。2月下旬的一天,在她查房时,有患者在床头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我不认识您,但我谢谢您。
火神山医院精神心理组副组长李光耀十分理解这种温馨环境对医护和患者的重要性。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对各病区的氛围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把一些励志的话语写在纸上,粘贴在病床前、病房走廊等醒目位置,营造一个温馨且充满正能量的环境,让患者给自己加油鼓劲。”
疫情发展至今,治愈率的提升、病亡率的下降使得社会各层面的心态进入了相对理性、冷静、平稳的阶段。但在前期,心理援助队做出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此时此刻,他们还不能松劲,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才能胜利。(王祝华 记者 王延斌 过国忠 俞慧友 雍 黎 通讯员 罗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