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媒体重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重医  >  正文

人民网重庆频道:致敬战“疫”英雄 川美打造大型群雕《冬去春来》

发布时间:2020-04-16阅读量:[]

原文网址:http://cq.people.com.cn/n2/2020/0416/c367698-33954335.html

雕塑作品《冬去春来》部分。 王子豪 摄

  人民网重庆4月16日电(陈琦、黄军)4月16日下午,在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基地里,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和多位川美师生一起,为一件大型群雕作品进行最后的创作,参与的还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赴湖北支援的一线医务工作者。

  这件群雕作品名叫《冬去春来》,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向公众展出。

重庆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参与创作。王子豪 摄

  一件意义深远的群雕作品

  大型主题创作《冬去春来》由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雕塑学科带头人焦兴涛发起,并与川美雕塑系主任申晓南、教师龚吉伟一起担任主创,师生团队共9人,是一件高3米、长10米的大型群雕作品。

  据了解,《冬去春来》创作历时一月有余,现已经进入最后刻画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作品,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医科大学共同组织策划创作看稿会和媒体见面会,邀请了支援湖北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参与创作,现场为雕塑定形,让作品更传神,也更动人。

  《冬去春来》以“付出与奉献”为主题,以医护人员、医院建设者、警察、志愿者、外卖小哥、社区工作者等为原型,共塑造20余个人物形象,采用象征与写实相结合的现实主义塑造手法,反映不同群体对抗击疫情的贡献,表达对战疫英雄的崇高敬意。

  “《冬去春来》昭示着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体现了中华民族必然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教授说,这件作品是川美雕塑教学团队以雕塑艺术的语言、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向前线医务人员的敬礼,希望这件作品能让观众找到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并由此体会到一种超越国家民族、与全球战“疫”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和关怀。

雕塑作品《冬去春来》细节展示。 王子豪 摄

  一场生动的雕塑教学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的在线直播课堂,也对此次现场创作进行了同步直播。

  把课堂设在雕塑现场,把讲授放在网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生动的人物、鲜活的场景和感人的事迹,成为川美教学和创作的素材,不断提升学生把握大场景的能力,也带给学生一场场思想上的洗礼。

  雕塑系的教学团队从创作方案提出、修改、泥塑、捶打、塑形,人物刻画,样样不落,亲力亲为,大家戴着口罩,常常在重庆只有10度左右的气温下大汗淋漓,湿透衣衫。学生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在《冬去春来》这件群雕作品中,凝结了教师们作为艺术家的人文关怀,又表达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无限希望。作品从主题选择到情节安排再到技法训练,给学生提供了完整的《场景雕塑》课程示范,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内心情感在泥塑中的体现,二是思考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如何在场景泥塑当中表现,三是构图要求场景性氛围的营造。”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申晓南说。

  “在疫情中学习雕塑,由于时间和材料方面有诸多不便,有时会感到迷茫无助。但敬爱的老师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堂专业课,用实际行动让我体会到艺术学习离不开对生活切实感受的思考,更不能置身于社会现实之外,我们应该担当起更多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责任。作为川美雕塑系的学生是幸福的。”雕塑系学生赵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