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媒体重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重医  >  正文

上游新闻:重医附一院感染科贾蓓医生援非日记(11)

发布时间:2020-06-04阅读量:[]

原文网址: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942&newsId=2470744&staticUrl=https%3A%2F%2Ft.cqcb.com%2F1tt8F&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6月1日

在中国驻苏丹马新民大使安排与陪同下,我们与苏丹卫生部和最高应急委员会的官员及医生的见面收获颇丰。

这次会见不仅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目前新冠在苏丹的发病情况,双方还相互初步交流了一些问题。病人死亡的主要的原因是ICU collapse: 缺乏训练有素的ICU医护、没有呼吸机、供氧困难,病人从社区转到医院,由于转运能力所限时间太晚等等,这里的检测能力非常有限(90%的检测都集中在首都喀土穆),另外非洲人民还有一种对新冠肺炎的耻辱感(stigma)因而不愿去医院。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密接者追踪所发现,最早的病例是从欧洲带回的,另外这边疟疾发病率高,最近才爆发过一次,所以鉴别诊断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等等。

周林主任简单介绍了重庆抗疫情况,简短的见面、热烈的讨论为到当地医院隔离中心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会见及交流持续到下午2点半。下午6点布置了接下来每一天的工作安排,紧张但有序,可以感觉到苏丹临时政府和医生是非常盼望中国政府前来援助,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与帮助。用一位苏官员的话来说:有困难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与应急委员会的见面则是在中国1971年为苏丹修建的“友谊厅”举行,我惊讶于这个建筑的美丽。汽车经过大街,看到喀土穆街头行人驻足观望,很多人都会露出笑容,甚至摆动双手或者做出”V”的手势,感觉很温暖。我们亲眼目睹的苏丹人民是多么友善,可是他们又遭遇了多少苦难!

在驻地晚饭后例行开始文献学习,今天是学习苏丹的新冠诊治指南,基本上是WHO的策略,便于明天兵分两路去universal医院隔离中心以及Alshab医院隔离中心,这边医生对指南的熟悉和执行据说非常到位。

写了一首小诗给我所见到的苏丹,为他们祈福!

2020年6月1日星期一 喀土穆

时光逆流

地面凹凸

积水中的青苔

浸泡着

歪斜电线杆的灰色

和天空的沙尘

土黄的残垣断壁

破败的房屋

在静静地诉说

昨天的子弹

穿行在寂静的大街

燃烧的轮胎

映照着苦难眸子的愤怒

还有

穆斯林的白袍

透露黑肤的渴望

皮包骨的孩子

欢呼远方的信鸽